一、口腔
婴幼儿口腔狭小,口腔粘膜柔嫩且血管丰富,易受感染和损伤,应特别注意保持婴儿口腔清洁,避免进食过热、过硬的食物。婴儿双颊有发育良好的脂肪垫,有助于其吸吮乳汁。新生儿舌短而宽,存在伸舌反射,唾液腺发育也不完善,唾液分泌量少,唾液中淀粉酶的含量低,不利于其谷类等富含淀粉食物的消化。因此,不宜过早进行辅食添加。
牙齿二、牙齿
婴儿乳牙在6--8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时20颗乳牙全部出齐。婴幼儿咀嚼能力逐渐发育,牙齿的生长发育与婴幼儿咀嚼功能的发育相辅相成。
三、食管和胃
婴幼儿食管和胃的粘膜和肌层都较薄,弹性组织发育不完善,易受损伤。婴儿食管较成人细且短,胃成水平位,胃容量小,新生婴儿的胃容量仅25--50ml,6个月时约为ml,1岁时约为--ml。由于胃幽门括约肌发育不良,加之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差,容易出现幽门痉挛导致溢乳和呕吐。
四、肠道
婴幼儿肠壁粘膜细嫩,血管和淋巴丰富,透过性强,一方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另一方面由于肠壁通透性强,屏蔽功能差,肠腔中微生物、病*以及过敏物质容易渗人肠壁进入血液导致过敏或感染的发生。婴儿出生时已有乳糖酶和蔗糖酶,有利于乳糖和蔗糖的吸收。肠壁刷状缘能产生肠激酶和肽酶,有助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但肠壁肌肉较薄弱,肠蠕动较差,可发生粪便滞留或功能性肠梗阻;肠道相对较长,固定性较差,易发生肠套叠。
胰腺五、胰腺
婴幼儿的胰腺发育尚未成熟,所分泌的消化酶活力差。4个月以下婴儿只能分泌少量胰淀粉酶,因此3--4个月以前婴儿不宜添加淀粉类辅食。胰脂酶出生时含量较少,故较小婴儿脂肪消化能力减弱,但胰蛋白酶和胰凝乳酶在出生时已很充足。
肝脏六、肝脏
婴幼儿肝脏相对较大,新生儿肝重占体重的4%,10个月增加1倍,1岁前肝脏常在右肋下1--2cm处触及。婴幼儿肝脏血管丰富,但肝细胞分化不全,肝功能较差,胆汁分泌较少,进而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