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枪弹损伤预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分钟看懂X线CT核磁共振的区别
TUhjnbcbe - 2022/3/10 13:57:00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509077.html

X线、CT、核磁共振是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骨折、体检等等,医生基本都会让我们做个检查。

但是,它们有什么区别?

如果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功能和特性后,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就医效率哦!

X线

把东西

压扁看

X光会穿过人体,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就是白色的。比如,大腿的骨头是圆的,可是片子上是平的,但可以看到其中丝丝屡屡的骨小梁。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块棉花,看不到里面的纤维纹理,但用手压瘪了会清晰一些。

(X光下斤重的男子)

适用情况:

X光是观察骨骼简便的检查方式,价格也相对较便宜。如果怀疑四肢、脊柱等部位出现急性外伤,伤到了骨骼,有突发急性疼痛或是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一般

会优先选择X光。

缺陷

X光检查只能提供平面影像,成像也容易受衣物、首饰甚至过厚的软组织影响,一般多用于粗看骨骼健康。

过量的X射线照射到生物机体时,可能造成生物细胞受到破坏。因此,一般情况下,孕妇、备孕人群不建议做X光,以免影响胎儿。

CT

把东西

切开看

CT检查其实也是利用X光给身体拍照片,但要拍很多张,比X光更细致。它是一层一层的穿过人体检查的,且经过计算处理后,不仅干扰较少,也可以从多个平面观察组织结构,反映骨骼的立体形态。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其优点是可以分层看,而且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

(筷子插入眼球的CT三维重建片)

适用情况:

CT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X光的加强版,如果粗看X光片看不清楚,可能得选择CT进一步细看。

一般重要部位的CT检查,如:头颅、胸腹、脊柱、骨盆等优于常规X光。对胸部疾病的诊断。CT对肺部结节、淋巴结增大、气管狭窄等的诊断,肺癌的筛查等胸部疾病有较大的意义。

CT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大血管检查等也有很大的价值。如:颅内肿瘤、早期鼻咽癌的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筛查等等。

缺陷

辐射大于X光

但目前低剂量螺旋CT,其放射剂量是普通CT的1/5,优势较为明显。

核磁共振

把东西

摇摇看

核磁共振的显影原理是探测水分子的变化。身体里的水分子,在不同组织中含量差别较大,但是每个水分子的磁场磁力线方向都是随意的。简单说就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形成像后可以观察到正常组织与患病部位之间的差异。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戏说为“摇摇看的检查”。

(核磁共振下的杨桃)

适用情况:

核磁共振可以随意做任何角度的切层,且无辐射。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都比CT要好;核磁共振对病变组织的敏感度优于CT,尤其是关节、肌肉、中枢神经系统等软组织的检查结构更清晰。

缺陷

有些方面核磁共振不如CT。如:对肺部、骨骼结构的细节表现、骨折等,所以有时候骨科医生会要求两者都要检查;

要注意的是: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带有心脏起搏器者不宜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前要先告知医生。

三种体检方式用于哪些检查?

在现代医学影像学中,CT、X线、核磁共振

并驾齐驱,互为补充。一般情况下,该怎么选择?

1、骨骼及四肢

粗看X线片,细看CT。骨骼及四肢受伤最常用的检查是X光,但如果诊断不明,需要进一步观察,可用CT。除此之外,关节软组织、骨肿瘤的检查可用核磁共振。

2、脊柱

脊柱包括了颈椎、腰椎、胸椎三大部分,除了骨骼问题,其他的都用核磁共振及CT。脊柱部分的神经分布比较多,核磁共振相对来说对软组织的观察更为细致。

3、脑和脊髓

粗看CT,细看核磁共振。脑部及脊髓的检查,如:中风、脊柱外伤等,最常用的是CT和核磁共振。

4、胸部

粗看X线光片,细看CT,可以检查出肺部钙化点、结节等。低剂量螺旋CT与传统CT相比而言,扫描时间更短,辐射更小,分辨率更高。

5、腹部、盆腔

腹部及盆腔在初步诊断时,最常用的是B超,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等器官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对肠道等含气较多的器官,超声诊断准确率会降低。一般胃肠道多用胃肠镜检查。

-END-

医院急诊科

24小时为您服务!

-82451315-

-82451322-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分钟看懂X线CT核磁共振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