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健康我做主
胰腺手术后
血糖坐上了
“过山车”?
知识科普
胰腺术后,血糖为何“难以捉摸”?
相信不少接受胰腺手术后的病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血糖忽高忽低,仿佛坐上了“过山车”,这是为什么?又该怎么办?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调节血糖最重要的两种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由胰腺分泌。其中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作用,而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如上图所示)。
但并非所有接受胰腺手术的病人都会出现血糖异常,只有当胰岛B细胞损失多于50%时,术后糖尿病风险才会显著增加。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保留功能的胰腺手术,能更好的保留正常胰腺组织,大大减少了术后内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术后患者应该如何控制血糖?
1
第一类是术后早期出现的高血糖,此类多考虑与手术应激相关,也就是说,是身体在经历重大打击之后,在主动帮助你度过这一段艰难的时光。这段时间内,要注意切勿将血糖控制得太严格,目标定在10mmol/L以下即可,否则频繁发生低血糖,会大大增加围术期风险以及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2
第二类是在术后缓慢出现的内分泌功能不全,也就是术后糖尿病。此类就是我们之前说的胰岛细胞数量不足所致,建议采用胰岛素控制,应到内分泌科门诊开始规范化治疗。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病人的血糖会呈现出很“脆”的特点,血糖忽高忽低,波动幅度极大。相比于相对稳定的高糖环境,这样大幅度的血糖波动会对组织细胞产生更大的伤害。对于这些病人来说,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是最理想的方法,可以一天24小时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但因其成本较高,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临床上常使用“三短一长”的胰岛素皮下注射,也能获得不错的降糖效果。注意,这些患者的控糖目标也应有所调整,空腹在8-10mmol/L、餐后2小时在13-14mmol/L即可,记住“宁高勿低”,严重低血糖的后果往往是十分可怕的。
当然,对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永远要牢记于心的法则。切记要到专业的内分泌科就诊,及时调整方案,主动监测,科学降糖,就可以将糖尿病对我们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切莫等到并发症发生时才追悔莫及!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移步“胰路相伴”视频号
浏览胰腺相关疾病科普视频
欢迎各位患者及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