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枪弹损伤预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直接向肿瘤输送药物,DNA制成的纳米机器
TUhjnbcbe - 2025/8/9 9:21:00

作为一种新兴科技,纳米机器人从设想伊始就被人类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其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设计制造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从而帮助人类在纳米尺度上获得生命信息、进行健康检查和疾病治疗、做整容手术、从基因中除去有害的DNA,甚至纳米尺度调整以杀死变异的癌变细胞。

例如在治疗心脏病时,纳米机器人就可以穿过一根直径2到3毫米的导管,进入需要治疗的特定部位。这种导管技术也可用于大脑以及其他部位,例如肠道和尿道。进入这些部位的最大难度就是一定要达到极高的精确度。出于这个原因,纳米技术长久以来一直被誉为未来对抗癌症的最理想武器。

而最近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小鼠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采用比人类头发宽度小倍的DNA特制抗癌纳米机器人进行治疗肿瘤,比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都更加有效。

当下,许多癌症患者在接受静脉化疗(最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案)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其实并未在所有时间段中均衡获取最佳药物剂量。这是因为大多数药物在注入血液后就会迅速降解,而医生则不得不定期重复注药以达到预计的疗效。但其中也会因患者间身体条件的差别导致不能一概而论。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摆在所有医生眼前的难题,如果采用小剂量的药物注射无疑会降低治疗效果,然而一旦上大剂量的药物又会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风险,对病人产生二次伤害。蒙特利尔大学的亚历克西斯·瓦莱·贝里塞尔教授带领其团队直面这一难题,大胆提出可以利用一种生物启发的纳米技术作为全新的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通过DNA构建了纳米机器人,并模仿了生物体中蛋白质的转运蛋白能力,以维持特定分子向身体特定部位的精确供应。在开发的两种DNA纳米转运器中,一种携带奎宁(用于治疗耐氯喹或其他抗疟药的恶性疟),另一种携带阿霉素(抗生素类药物,抗瘤谱较广,适用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胃癌、肝癌等)。

在使用阿霉素纳米转运体对小鼠进行的实验中,研究团队的方案不仅比传统递送药物方法效率提升了18倍,还能够防止药物渗出到心脏、肺和胰腺等不需要的靶点。而实验结果也证明,采用新方案的小鼠比那些使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小鼠更健康,并且没有出现体重减轻这类化疗的常见副作用。

研究团队认为这一初步成功预示着未来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拥有了更好的医治方案。瓦莱·贝里塞尔教授对此表示“目前,我们已经验证了这些纳米转运蛋白在两种不同药物中的工作原理。由于DNA和蛋白质化学的高度可编程性,人类当下就可以设计这些转运蛋白来精确地输送各种治疗药物分子。”

“我们设想,类似的纳米转运体也能够以同样的模式被开发出来,将药物输送到人体的其他特定位置,并使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存在最大化。而这将大大提高药物的效率,并减少其副作用。”

瓦莱·贝里塞尔教授与其团队的实验再一次印证纳米机器人治疗癌症的可行性。相信这种新的技术发展成熟后,能够真正帮助病人大幅降低药物对身体的损伤,并从基因层面上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大大降低癌症发病率。期望未来研究团队能够真正改变传统治疗方法,应用纳米机器人技术取得全新的重大突破。

文:创业天下——俊言

1
查看完整版本: 直接向肿瘤输送药物,DNA制成的纳米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