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跛行,多为下肢血管堵塞所致
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星认为,这句话也可判断下肢血管堵没堵。
王星介绍,有种专业术语为“间歇性跛行”,是指一阵一阵地跛着走路。而导致间接性跛行的原因,就是下肢血管发生堵塞。堵塞后会发生缺血,缺血本身其实就是缺氧。因为动脉血液携带的氧,供给全身,这样全身的组织细胞才能正常工作。若血管堵塞,就不能输送动脉血液,导致缺血,也就是缺氧。缺氧后,人们会出现疼痛的感觉。建议走路或跑步后出现腿疼的人,去做下肢血管彩超,从而判断下肢血管堵没堵。
研究发现衰老的罪魁祸首是核糖体
《自然》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衰老的罪魁祸首,竟然是核糖体。研究人员称,核糖体上班“摸鱼”,造成蛋白质生产流水线减慢,新生蛋白质聚集而损伤细胞功能。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被称为核糖体分析的技术,准确地看到核糖体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在信使RNA上移动的。研究人员收集了年轻和年老秀丽隐杆线虫和酵母中翻译的所有基因数据,发现在较老的细胞中,核糖体周期性移动更慢、停滞并相互碰撞的几率更高。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衰老的细胞中,核糖体性能下降的同时,折叠错误的蛋白质聚集体增多。
一款不限癌种第二代RET原创新药在美获批临床
志健金瑞生物医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突破性新药不限癌种第二代RET抑制剂APS临床试验申请已获美国FDA批准。
APS是志健金瑞研发、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不限癌种的1类创新药,主要针对RET基因改变导致的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及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以及对第一代选择性RET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的患者。目前已上市的第一代选择性RET抑制剂Selpercatinib和Pralsetinib均因其疗效被FDA授予优先审评、突破性疗法、孤儿药资格、加速上市等审评激励措施。
绿叶菜颜色越深,维生素K1含量越高
提起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菠菜、红薯叶、南瓜尖、丝瓜尖等等。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范志红表示,其实,不止这些菜,蔬菜叶颜色越深,维生素K1的含量越高。
范志红介绍,比如圆白菜和大白菜,外层的绿叶含量高一点,中间的黄白色叶片中,维生素K1的含量就很低了;西蓝花虽然不如菠菜等绿叶菜,但含量也还过得去,因为它的花球部分比较绿;而番茄、土豆、洋葱之类没有绿色的蔬菜,维生素K1含量都是很低的。她指出,人们完全可以理解为,绿叶蔬菜颜色越绿,叶绿素含量越高,维生素K1的含量也会越高。
“老年痴呆”并不局限于老年人
《JAMANeurolog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虽然痴呆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更高,但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显示,30-64岁的人群中,全球每10万就有约人患有痴呆。
研究显示,总体而言,阿尔茨海默病仍然是年轻型和老年型痴呆的最常见类型。患者的大脑中会异常沉积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但是当症状发生在50岁前时,比起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额颞叶痴呆是年轻型痴呆更普遍的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由于颅脑血管堵塞或损伤,阻碍了血液循环,导致大脑缺少氧气和营养物质。除记忆问题,该病最常见的症状还包括精神错乱、注意力不集中、任务执行困难、思维迟缓等。额颞叶痴呆初次发病常在40-64岁间,可能被误诊为精神问题。
新京报记者张兆慧整理
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