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脂在线,作者脂在线
脂在线.
聚焦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追踪前沿科学动态,传递最新指南共识,陪您一“脂”学习。
浅谈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
血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主要存在于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triglyceriderichlipoproteins,TRLs)中,如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VLDL)、乳糜微粒(chylomicrons,CM)以及他们在新陈代谢期间产生的残余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TRLs每升高1mmol/L,CVD风险增加2.8倍。本期我们将进一步描述TRL及其残粒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引用自AllHealthGo
TRL及其残粒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1、TRL及其残粒滞留在动脉与斑块形成和进展相关。RLP滞留在内皮组织后,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引起胆固醇酯的蓄积,转变为泡沫细胞,导致AS的形成,同时巨噬细胞摄取天然或经过修饰的残余物颗粒后,也会诱导炎症反应,进一步促进AS进展。其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残余物颗粒中的载脂蛋白E和载脂蛋白CIII(ApoC-III)含量,是动脉潴留机制的关键。ApoC-III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主要通过抑制LPL活性和肝脏TRL摄取来调节TG水平,同时,ApoC-III与炎症通路、ApoA5、脂蛋白(a)等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亦相关;ApoE介导巨噬细胞对VLDL和残余物的摄取促进了炎症(M1)表型发生,增强炎症反应,增加吞噬作用和泡沫细胞的形成,并且由于金属蛋白酶表达的激活而有利于纤维帽变薄[1]。
2、病理生理和代谢证据表明,餐后含载脂蛋白B48和载脂蛋白B的残余物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性,其中以含载脂蛋白B的颗粒为主。含有ApoB和ApoB48的残粒光谱随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变化。在高甘油三酯血症中,VLDL和乳糜微粒过度产生和低效脂解导致TRL残粒形成增加,TRL残粒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进展。一般甘油三酯水平1.2mmol/L(mg/dl)为理想状态;1.2~1.7mmol/L(-mg/dl)为临界水平;1.7~5.7mmol/L(-mg/dl)为中度升高;5.7~10.0mmol/L(-mg/dl)为重度升高;10.0mmol/L(mg/dl)为极重度升高。当TG水平<1.2mmol/L(mg/dl)时,TRL有效脂解,残粒脂蛋白仅少量聚集且密度主要集中在VLDL和IDL范围内;当空腹TG水平1.2mmol/L(mg/dl)时,TRL和TRL残余物开始在血浆中累积;当空腹TG水平1.7mmol/L(mg/dl)时,ASCVD风险增加具有临床意义;当TG水平>3.0mmol/L(mg/dl)时,TRL分泌增加和脂解受损,导致VLDL残粒和CM残粒大量聚集;当TG水平10mmol/L(mg/dl)时,提示急性胰腺炎高风险,当TG水平20mmol/L时,风险显著增加。医院一项针对近万人长达19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甘油三酯水平与冠心病和缺血性中风发生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G0.69mmol/L的居民相比,TG1.35mmol/L的居民风险增加了40%[2]。
3、动脉壁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表达的LPL可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脂肪酶(LPL)是一种位于内皮表面或动脉内膜内的酶,在巨噬细胞、脂肪组织、骨骼肌和心肌以及大脑中合成,而不在成人肝脏中合成,其是循环TRL中甘油三酯血管内水解的关键酶,主要催化脂肪酸(fattyacid,FA)的释放,以被脂肪组织储存或用作肌肉的能量来源。LPL合成和活性的调节是复杂的,并且通过多种调节剂发生。LPL基因的罕见功能缺失突变与较高的血浆TG水平和心血管风险有关,编码LPL的天然抑制剂ApoC-III、AHGPTL3、AHGPTL4基因的罕见功能缺失突变与降低TG水平和相应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然而,通过靶向LPL途径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是否会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尚不清楚[3]。
4、TRL增加血浆粘度,有利于促凝状态。血浆TRL的积累导致血浆粘度呈指数增长[4],这一特征与纤维蛋白原和蛋白质水平的增加无关,是血浆粘度的其他主要决定因素。血液粘度高可通过产生微循环血流的改变、血流-内皮交界的垂直力损伤和血栓形成倾向的增加从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此外,TRL与血小板聚集性的增加和较高的凝血因子I(纤维蛋白原)、VII、VIII、X和组织因子相关。而且,TRL能引起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及其抗原表达上调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降低。这种潜在的血栓形成前倾向独立地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专家简介
赵伟杰
硕士研究生,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擅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曾发表多篇中文核心期刊
参考文献:
[1]LiberaleL,DallegriF,MontecuccoF,etal.Pathophysiologicalrelevanceofmacrophagesubsetsinatherogenesis.ThrombHaemost.;
(1):7-18.
[2]刘欢欢,吴勇,李莹,等.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前瞻性研究.中国循环杂志.,34(2):-.
[3]FerenceBA,KasteleinJJP,RayKK,etal.AssociationofTriglyceride-LoweringLPLVariantsandLDL-C-LoweringLDLRVariantsWithRiskofCoronaryHeartDisease.JAMA.,(4):-.
[4]SnidermanAD,CoutureP,MartinSS,etal.Hypertriglyceridemiaandcardiovascularrisk:acautionarynoteaboutmetabolicconfounding.JLipidRes.;59(7):-5.
“脂在线”平台由著名脑血管病专家王拥军教授发起,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中心承办,旨在建立以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为核心的临床科研学术交流平台。平台将聚焦脂代谢最新热点,分享国内外前沿资讯,解读血脂异常管理指南,通过整合多媒体视听资源,致力于更加便捷的知识共享。
文稿:赵伟杰
排版配音:程爱春,冯致远
原标题:《浅谈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