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枪弹损伤预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癌肠癌,确诊了就是晚期吗肿瘤医生这些 [复制链接]

1#
彭洋挂号 https://m.39.net/pf/a_9356069.html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国家癌症中心此前公布了最新的中国癌症报告,数据显示年,中国新发的癌症约万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8个人确诊癌症。

其中消化道肿瘤在我国依然高发,包括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等消化道系统肿瘤占全部癌症发病率的近五成。对此,筛查是非常重要的防癌手段。

4月21日,我们医院共同推出《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科学防癌抗病魔》的主题直播活动,医院消化疾病专科知名专家谭友春主任医师,内镜室主任、内镜知名专家周朝阳副主任医师,肿瘤内科知名专家贾琳副主任医师,三位专家共同科普消化道肿瘤预防筛查和诊治的相关知识,并在线解答网友提问。

错过直播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评论区视频链接回看直播,小九也将直播精华整理成文,和大家分享。

一、消化道肿瘤如何筛查,有什么筛查方法?

消化道肿瘤最常见的是胃肠道肿瘤、肝脏肿瘤。其中胃癌发病率约40%左右,肝癌发病率达39%,且每一年的人数都在上升,情况很严峻,因此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能达90%以上,若发展到中期或晚期,5年生存率可能达不到50%。而预防最关键是要做到筛查。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肿瘤筛查很复杂,但其实只需简单的检查,就能获得初步诊断。谭友春主任表示,消化道肿瘤最简单又无创的方法就是拿大便做潜血实验,如果消化道有出血,查出潜血是阳性,就可以再进一步做检查。

医生也会通过个人病史,如是否有腹痛、便血、消瘦、盗汗、疲乏无力等症状,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

在进行体格检查,如肝胆胰脾、腹部疼痛部位的检查,若腹部触诊时发现有包块,提示病情可能较重。在进行直肠指诊时,感觉到管腔明显变窄,可进一步做彩照、肿瘤标志物检查、CT、核磁共振或者更先进的PET-CT检查了解全身情况。

不过目前确诊消化道肿瘤,主要还是依靠肠镜做病理活检。若病理确诊为肿瘤,还需多方面判断肿瘤处于哪个级别发展到哪个程度。

而不同类别的消化道肿瘤是需要通过不同筛查手段来判断病情轻重。

比如钡餐、气钡双重造影,可以检查出肿瘤物的僵硬程度、胃粘膜的情况,以此来判断疾病的程度;胃肠镜也能判断大小,但需要根据淋巴结的转移程度综合判断。

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分期有指导意义,而要判断是否严重转移,需要应用CT、MRI检查、PET-CT综合判断。

而肠癌主要依靠胃肠镜判断疾病的轻重。

针对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内的肿瘤标志物筛查,周朝阳主任也做了更详细的补充: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基因表达所产生,或者由对人体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能够反应肿瘤存在和生长的物质,包括癌胚抗原、酶类、激素类、癌基因类、糖蛋白类、细胞肿瘤蛋白抗原类等。

像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常见于消化道肿瘤;CEA、CA19-9、CA常见于胰腺癌;CA常见于妇科肿瘤;甲胎蛋白常见于肝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在问答环节,直播间的网友对常见的胃肠镜感到疑惑,它究竟是一种检查手段还是手术?为什么既可以做检查,也可以做手术?周朝阳主任在解答的同时也做了详细科普。

通过胃肠镜检查能够发现癌前疾病,如早期病变、消化道早癌并可通过内镜切除,达到外科手术效果,所以既可检查也可手术。

胃肠镜检查前需要面诊,医生会评估患者是否适合做胃肠镜检查,检查前需要禁食6-8个小时。

检查前半个小时还需要服用两种药物,一种对咽喉部起到麻醉作用,另一种可溶解去除胃黏液,使检查时视野清晰避免漏掉小的病变。

检查时是用一根细细长长的管子经过口腔、咽喉到达胃部,检查时间为10分钟左右。而肠镜比胃镜复杂,不但要空腹还要做清肠准备,在检查前服用排空肠道的药物,检查时间为10-20分钟。

周朝阳主任表示,胃癌是可防可控的,胃镜是胃癌的有效预防方式。建议一般人群3-5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人群需要一年做一次;若为不典型增生则需要半年做一次。

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有什么发病诱因?该如何治疗?

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的早期症状都不是很明显,因此常易被忽视。如胃癌早期有消化不良、腹胀、嗳气、反酸、恶心等不典型表现。

结直肠癌初期症状也不算很典型。贾琳主任介绍,结直肠癌左半和右半表现有差异,左半症状出现比较早,肠管相对狭窄,离肛门近,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慢慢发展下去容易出现梗阻。

右半肠管较宽,离肛门远,肿块不容易发现,肿瘤慢慢长大,会出现表面损伤,*素吸收,导致精神差、疲乏无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症,特别是有家族史、大便习惯改变的人群,医院检查。

在提到发病诱因时,贾琳主任表示,肿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如幽门螺旋杆菌、不良饮食习惯(常吃隔夜菜、发霉食品、高盐食物、咸鱼等腌制食品)、长期熬夜等。家族史、癌前病变也是高危因素,以及残胃癌若干年后也可能发展为胃癌。

除了习惯,遗传因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贾主任对此做出解释:遗传闯入大家视野,是之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研究双胞胎癌症发生几率,结果证实30%的癌症与遗传相关,70%与环境相关。

于是慢慢奠定一个理论,癌症发生是遗传和外界环境多因素多阶段过程。其中遗传是易感因素,可能经过十年二十年会诱发癌症。也有研究表明,如果身体存在易感基因,加上不良生活习惯,饮酒熬夜,吃不健康食品,在相互作用下也易诱发。

那么如果确诊为癌,该如何治疗?恐怕这是确诊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谭友春主任表示,早期的胃癌或肠癌,手术是唯一根治的方法,如果肿瘤还没有侵犯到胃外、肠外,那么可以通过胃镜进行粘膜层切除,特别是腺癌,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如果是肠管内或胃壁内,侵犯到周围组织,如肠癌肝区、十二指肠侵犯、胆囊侵犯、胆管侵犯,可以一起切除。从临床案例来看,有很多患者术后能够长期不复发,所以,如果需要做切除手术则一定要进行切除。

若发展到远处转移,如肠癌肺转移、肝转移,最好把原发灶和局部区域转移的淋巴结一起切掉。

而像低分化腺癌,黏液癌、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相对容易转移,手术更大,就要做根治性手术。如果已经侵犯到基层、浆膜层,手术级别会更大,所以要早治疗早手术。

当肿瘤太大,身体无法耐受时,最好先通过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把它缩小,会更容易切除,疗效也更好。如果连手术都做不了,那么就得采取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的方式。

内科治疗发展已有70多年的时间,自第三代化疗药出现后对内科治疗有很大改观,有效率从原来的5%、10%上升了不少,靶向药的异*突起也让很多晚期患者能达到治愈的状态,靶向药、靶点药、大分子药、小分子药让很多人获益。

在进行内科治疗时,病理分期治疗是最大的治疗原则。贾琳主任介绍,随着精准治疗医学的发展,精准治疗的基因检测、免疫检测成为最重要的方向。尤其对于晚期患者,会按照基因分子分型、免疫分型来综合选择治疗方案。

同时多学科参与治疗也很重要。内科与化疗科、放疗科如何与手术配合,使不可手术的病人转为可手术病人,使不可切变成可切、可根治状态,都需要团队去讨论并规范治疗。

当然,预防永远大于治疗,日常应该有意识地做好消化道肿瘤预防工作。

最主要是改变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多吃健康饮食,远离周围环境种不良因素的污染、微生物感染。还要对癌前病变进行镜下根治,包括定期复检,使癌前病变扼杀在摇篮里。

同时还要注重对家族史和遗传史的筛查。这类人群不是按照常规年龄去筛查,比如大肠癌常规筛查年龄是50岁,胃癌是40岁,但对于有遗传史人群就变为20岁。而如果家族里有人得胃癌或者肠癌,筛查年龄就要早于长辈得病的前十年。

总的来说,癌症防治要早早行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让癌症无所遁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