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文献精读
再帕尔·阿不力孜科研团队第24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献整理:张锦指导教师:贺玖明
背景介绍
1
胰腺是个非常复杂的器官,它由内分泌细胞、外分泌细胞、基质细胞以及错综复杂的血管和神经网络组成。胰岛细胞团中内分泌细胞的功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Ι型糖尿病(T1D)中免疫细胞和产生胰岛素的内分泌细胞—β细胞的相互作用导致β细胞功能的丧失和对外源性胰岛素给药的依赖性。大量的研究提出了T1D发病机制模型,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破坏β细胞所致,主要由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座驱动,并结合环境因子(如病*,细菌,药物等)触发,导致β细胞自身免疫。阐明在T1D不同发病阶段过程中细胞和蛋白的显著改变,是了解该疾病并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的关键。
实验设计
2
该研究通过糖尿病胰腺器官捐献者网络(nPOD)和人类胰腺分析计划(HPAP)收集了18例健康人的胰腺组织以及不同发病阶段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组织,并将其样本分成四组:健康对照(n=6);2年糖尿病患病年限(T1D2;n=4);5至11年糖尿病病程(T1D11;n=5);和大于21年的持续时间(T1D21;n=3)。本研究建立了一组33种抗体的组合,可以对关键细胞类型及其细胞中蛋白的表达水平等进行多重表征,包括胰腺外分泌细胞,胰岛细胞,免疫细胞和基质成细胞,进而对不同T1D患病时间病人的胰腺组织进行了流式质谱成像分析,进一步对胰岛结构、内分泌细胞组成、免疫细胞浸润及其细胞内蛋白表达水平的显著改变实现可视化表征。
实验结果
3
1.T1D进展期间胰岛结构的变化
首先,本研究表征了胰岛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了量化,发现在具有不同疾病持续时间的样本中胰岛的大小形态、血管密度、胰岛周围胶原蛋白的分布均发生了显著改变。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胰岛大小逐渐减少,并且呈“不规则”形态,β细胞的数量急剧减少,T1D21的胰腺样本PP细胞显著增高。同时评估了胰岛内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1D2的组织样本中血管面积显著减少。T1D的发病机制还涉及细胞外基质(ECM)的变化,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I型胶原蛋白的丰度和分布来研究ECM降解的程度。在对照组织中,大多数胰岛被胶原蛋白包围,相比之下,来自T1D病人组织中胰岛周围的胶原蛋白发生明显降解。考虑到胰岛分布的潜在区域异质性,分别对胰腺组织头、体、尾区域进行比较量化分析,如图1。
图1
2.T1D进展期间胰腺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变化
该研究量化了胰腺中内分泌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所有T1D样本均显示β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并且β细胞的比例与相应病人的血液样本中C肽水平呈正相关。相反,与对照组相比,所有T1D样本的α细胞比例均增加。对于免疫细胞丰度变化的考察,主要量化了五个免疫细胞亚群,包括胰腺切片中的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按疾病持续时间分组。分别对胰岛附近及其远端的免疫细胞密度进行了细致考察。总体而言,与远端区域相比,近端区域的免疫细胞密度更高,但两个区域显示出相似的免疫细胞轮廓特征。巨噬细胞是健康对照组和T1D疾病组胰腺中存在的主要免疫细胞。另一方面,在所有胰腺组织中,B细胞和NK细胞通常具有低丰度。在近端区域,与对照组相比,T1D2供体组CD4+T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的密度显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CD8+T细胞在T1D11组织样本中也显著富集。在远端区域,与对照组相比T1D21的NK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如图2。免疫细胞的空间分布支持它们在T1D发病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图2
3.T1D进展期间胰腺上皮细胞内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
基于平均蛋白质表达值对组织样本中的上皮细胞类型进行分层聚类。无论样本分组如何,所有细胞都按类型聚类。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