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枪弹损伤预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对虾肌肉白浊抽筋的原因及防 [复制链接]

1#

有养殖户在提观察台的时候发现,对虾会很快出现身体肌肉发白,抽筋,并向腹部弯曲,严重时尾部紧贴在头胸的腹面,身体僵硬,失去游泳能力,甚至会侧卧于池边水底,身体不透明,软壳。下面小编结合病症来给大家分析下原因。

对虾肌肉白浊的主要症状

南美白对虾肌肉白浊病初大多在对虾的尾部、腹部肌肉尤其是腹部第四至第六肌节变成不透明的白浊色,也有从背部中间开始出现白浊的,白浊部分失去透明性,然后迅速往前发展蔓延扩大至整个腹部,病情严重的虾整个背部肌肉发白坏死,抽筋,病虾不安、剧烈运动,有些可见软壳、空胃甚至死亡等现象。镜检变白处肌肉坏死,肌纤维紊乱,横纹不清。池塘水面很难见病虾,死虾沉在水底,早期发病摄食正常。故不易察觉,更多需要通过料台或者抛样来观察。

一般发病后3-5天后开始出现死亡。发病初期,一般每天在池底可发现2~3斤死虾,随着水质继续恶化,每天在池底可发现20~30斤死虾,甚至有些池塘每天出现一两百斤的死亡量。蜕壳期间为死亡高峰期,若不加以控制,死亡现象会一直持续到收虾季节。由于一般水表层很少能发现病虾,摄食也较正常,绝大部分死虾均是在池底才能发现,因此平时不易被及时觉察,故称之为“肌肉白浊”“偷死”。

辨别白浊

对虾肌肉白浊有多种原因造成,有个别因应激造成的肌肉白浊也是正常的现象。若要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则需要懂得利用料台来协助观察分析,相对更直观容易。

1、料台如果在水面下没有肌肉白浊抽筋现象,说明虾比较正常。

2、如果离开水面后再放入水面下1-2公分观察,发现有个别肌肉白浊现象,说明虾状况还行。

3、如果离开水面再放入水中时,有部分虾肌肉白浊抽筋,说明虾状况不好,要及时处理。

4、如果料台在水面下就发现有肌肉白浊抽筋现象,说明虾状况极差,要马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病害。

引起对虾“肌肉白浊”“抽筋”的原因

1、外在强烈刺激引起

在夏季中午那一餐的时候,阳光猛烈,这时候最易出现上述情况。

(1)塘底的光线比较暗,将观察台提上了的时候对虾经历了瞬间由光线暗的地方被提到光线强的地方,于是瞬间产生强烈应激反应,导致身体发白,抽经,严重的会侧卧,死亡。

(2)塘底的水温与表层的水温存在较大的差别,将观察台提上了的时候,对虾瞬间经历了由水温低的地方被提到水温高的地方,一冷一热,加上上诉说的强光刺激,于是出现强烈应激反应。这些强烈刺激还包括了晚上使用强光手电直接照射水面,虾塘周围短时间内发出剧烈声响,一天之内补充过量新鲜水,养殖过程中补充了过多咸水,短时间内更换饲料品牌等等。

常见的应激因素如水面的温度差异,水体缺氧,天气变化等都属于强应激因素,一旦出现应激反应之后就会损伤对虾肝胰腺,导致肝胰腺细胞的死亡,存储的钙元素流失,影响对虾的肌肉运动。

2、微量元素不足

养殖水体缺乏钙、镁、磷等微量元素,不能满足对虾生存、生长的需要。这种多发生在使用多年的老虾塘,由于养殖了多年,虾塘土壤中存在的微量元素消耗殆尽,如果不注意及时进行人为补充,就会导致对虾体质下降,对虾不容易长大,容易应激。

3、池塘底质恶化

池塘底部的病原菌大量繁殖导致的对虾病原菌感染,引起肌肉病变而形成的白浊。这个时候出现的白浊需要和其他因素引发的白浊进行区分,由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白浊通常会伴随着断须,红腿和鳃部病变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而营养物质缺乏引发的白浊通常没有上述症状。

另外还有肝肠胞虫感染和弧菌性白浊,肝肠胞虫感染,肌纤维断裂,肌肉变软,严重的呈现棉花虾等情况,这种由寄生虫感染的肌肉型白浊一般会伴随着弧菌性感染。

弧菌性白浊一般是白浊部位肌纤维没有断裂,肌肉不软。对虾因应激导致免疫力下降,硬壳慢,容易让弧菌有可乘之机,导致弧菌性白浊。

对虾“肌肉白浊”“抽筋”的防治措施

1、改良水体环境

对于对虾养殖前期因水质不稳定,透明度过大导致的对虾应激产生的肌肉白浊,及时进行抗应激处理,之后抓紧时间进行肥水,降低对虾的应激反应。避免亚硝酸盐、氨氮过高,引起对虾应激情况。补钙、补钾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用有机酸二甲酸钾降低氨氮亚盐浓度。

2、补充微量元素

饲料中或养殖水体加入微量元素(钙、镁、维生素等),全面补充对虾所需营养。补钙选择活力多甲酸钙,全水溶、离子钙;钙含量≥30.1%,完全满足对虾对钙质的需求。

3、注意溶氧,避免底部溶氧不足

对于水体的底部溶氧不足导致的肌肉白浊,培藻提高水体溶氧,及时加开池塘增氧设备,使用过氧化钙等化学增氧剂以及过硫酸氢钾(2星过硫)等氧化型底改进行解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